华南稻区近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
中国是水稻科技强国和稻米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中国科学院韩斌团队通过计算各样区栽培稻和野生稻种群之间基因组驯化相关多个位点的遗传距离,发现中国南方珠江流域的广西可能是栽培稻起源地[1],该研究成果已于2012 年10 月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品种创新能力是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品种和品种权信息具有很好的产业研究价值。对水稻品种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有助于我国的种业研发机构开展水稻育种和品种布局,也是我国规划和实施种业强国战略的信息基础。程式华[2]将全国稻区重新按整建制划分为华南稻区、长江上游稻区、长江中游稻区、长江下游稻区、东北稻区、华北西北稻区等六大区。华南稻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 个省(区),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已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突破性水稻品种[3]。谢华安[4]指出华南型超级稻品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对今后华南稻区的超级稻研究提出“丰产、抗病、优质、广适”的综合提高研究策略。刘传光等[5]对近50 年来华南常规籼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产量因子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罗飞苑等[6]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的水稻育种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对2004-2014 年广西通过审定的感光杂交稻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产量水平没有提高,但稻米品质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7];稻瘟病抗性提高,白叶枯病抗性改善不明显[8]。邓国富等[9]分析了广西改革开放30 年来水稻育种取得的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十二五”广西水稻育种的研究重点。粟学俊等[10]分析了广西水稻品种审定存在问题,提出感温品种的种植区域应为建议性的而非限制性等建议。黄达彪等[11]分析了2001-2010 年福建省审定水稻品种,结果表明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占87.5%,二系法杂交稻组合占8.6%,常规稻品种占3.9%,三系法是当前福建省水稻育种主要方法。福建省从传统育种逐步转变为商业育种,由过去的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和效益三者并重[12]。当前海南水稻种业市场具有品种繁多、种子库存量大、需求锐减等特点,指出海南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是优质稻和超级稻[13]。邹婉侬等[14]分析了我国水稻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结果表明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具有世界领先技术优势。倪建平等[15]对1999-2011 年我国水稻品种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权的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快速增长,但尚存在品种权审查速度较慢等问题。陈红等[16]分析了水稻新品种保护和品种推广的数据,指出我国水稻育种目前存在企业参与育种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尽管华南稻区的水稻育种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也有研究对华南稻区育种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但对近年来的品种审定和品种权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品种权保护工作对水稻种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保持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力的有力保障。加大培育我国水稻育种自主创新能力,争取以绝对优势取得与掌握当前和未来水稻种业市场的品种权,从而“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本研究针对华南稻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 个省(区)自育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和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育种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信息主要来源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的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数据 库(http:///variety/),并根据各地种子管理局(总站、站)、种子协会官网发布的品种审定信息做了部分补充,统计分析了第一育种单位所在地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 省(区)于1999-2018 年通过国家审定和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品种审定的水稻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水稻品种信息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官网的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数据库(http:///p_pzbh/),删除了重复项和一些错误项,并依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的记录做了部分补充,统计分析了数据库内品种权人所在省份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 省(区),于1999-2018 年申请并获得品种权授权的水稻品种。以上数据更新至2019 年4 月初。
1.2 统计方法水稻品种的时空分布中的百分比数据指1999-2018 年各年份华南稻区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区)通过品种审定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水稻品次数占各年份全国水稻品次数的比例。水稻品种类型分布中,百分比数据均指1999-2018 年各年份不同类型水稻品次数占当年华南稻区通过审定或获得授权的品次总数的比例。其中,按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官网的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数据库,获得授权水稻品种中的常规稻部分包括了一般意义上的常规稻,也包括了恢复系和保持系等杂交稻亲本。如无特别说明,品种审定数据统计的为品次数,对于一个品种多省审定的情况不作区分。
文章来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hngfyxzz.cn/qikandaodu/2021/0411/650.html
上一篇:华南工博会与成都工博会年亮相
下一篇:华南双季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